这一时期的中国柴油机基本上为引进苏联技术生产,许多关键技术被屏蔽,整个柴油机生产没有持续发展能力。
柴油机行业投入不足,极度影响柴油机生产的基本工艺水平、规模发展和自主开发能力的提高。除了军车、大型农用车辆和长途载货卡车外,其他交通工具很难使用柴油机作为动力。普通人对柴油机了解甚少。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我国车用柴油机技术获得了长足进步,柴油车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2003年与1990年相比,我国柴油车产量增长达6.5倍,中、轻吨位以上载货车柴油机比例已高达73%以上。与此同时,我国柴油机排放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柴油机生产骨干企业的多种产品排放基本上达到了欧1排放标准,一汽-大众部分产品(捷达SDI、宝来TDI)更是达到欧2、欧3准。从总体上看,汽油车在我国汽车产品中的主导地位仍没改变,从产业高质量发展角度看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最重要的包含以下方面。
1. 技术发展缓慢,水平低,整体技术水平落后于国际领先水平10-20年,也落后于国内车用汽油机的发展。燃油喷射系统等关键零部件的落后状况已严重制约我国柴油机行业的发展。
3. 车用柴油机面临缺轿少重的状况。严重缺少8吨以上集装箱式重型载货车以及各类专用车,轻型车用柴油机品种少,轿车柴油机仍处于空白。
4. 车用柴油机的排放标准严重滞后,控制排放的技术方法也十分有限。虽然一些骨干公司制作的柴油机排放已能达到目前的排放要求,但要逐步满足欧Ⅱ、欧Ⅲ排放标准仍十分困难。
5. 车用柴油新标准的制订工作及车用柴油质量严重滞后于汽车工业发展的需要和环保的要求,车用柴油含硫量高将成为控制柴油车排放的主要障碍。
6. 农用车用柴油机的技术上的含金量低、油耗高、排放严重,已影响到城市周边甚至城区的大气质量。
柴油车的发展慢慢的变成了无法回避的事实。要使中国柴油车和车用柴油机的发展跟上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步伐,必须从观念上更新。我们一定要认识到,目前在柴油车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是技术水平不足造成的,而不是柴油机本质的问题,是能够最终靠技术的进步加以解决的。
一汽-大众在这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加以吸收、改进,一汽-大众推出的捷达SDI和宝来TDI已经基本赶上了国际柴油轿车的技术水平,中国国产柴油轿车终于能昂首挺胸地登上轿车市场的大舞台,一展风姿。
但是,从全局上看,仅仅一家公司的技术进步不代表整个行业的进步,为了中国的柴油技术、柴油轿车技术能迅速赶上甚至超过国际同期水平,中国的汽车企业不应该是孤立的,而应该和诸如能源、冶炼等行业紧密结合,用精诚的力量共同促进柴油、柴油轿车的技术进步。
首先,各种动力都有其发展的应有位置和时序。不着手研究开发气体燃料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以及燃料电池汽车等新技术是要落后的;但是,片面强调其短期大量推广的可能性,甚至将其与常规动力的正常发展相对立也是不对的。
其次,应该一分为二地评价气体燃料发动机。气体燃料发动机固然能够较好地满足当前的排放要求,对能源利用结构的调整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天然气发动机排放的总碳氢量(主要是甲烷)要高于柴油机,在满足欧Ⅳ排放标准方面也将会遇到很多的困难。
第三,排放和节能同等重要,二者应当考虑,节能不仅是节约石油资源,而且是重要的环保问题。以当前国际上关注的排放问题全球性的温室效应问题为例,柴油机油耗低,CO2排放远低于汽油机,可减少45%以上的温室气体排放。
4. 排放后处理关键技术,如废气再循环(EGR)技术、微粒捕集技术和NOx催化转化技术。
5. 整机开发及匹配技术:如柴油机燃油、进气及燃烧系统的匹配与优化技术,重型车用及轿车用柴油机技术。